当菜场与社区服务碰撞出火花,会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一位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的青年女设计师(现于奥地利林茨艺术与设计大学攻读博士),对传统菜市场的改造设计提出了新主张。
以“菜场复兴”为主题,对基于民生工程的菜场公共空间进行再开发,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下面一鸿市场研究中心的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新一代设计师菜市场改造设计的作品吧。
设计原型——细岗菜场概况
细岗菜场位于广州海珠区昌岗街道,这是一座传统住宅首商的入室型菜市场的空间原型,该菜场地理位置优越,为犬牙交错的8个社区约4万人口提供菜品供应,与两座地铁站相距不足500米,散布公交车站近10个。
整个菜场业态单一,一层主要用于生鲜肉菜食材的零售交易,二层原为停车库后改成商铺租用于少儿培训和经济酒店,三至九层为住宅。
一层改造设计:生鲜零售+餐饮业态
菜场一层设计改变原来单一的生鲜食材零售功能,除了果蔬、水产、肉类、熟食、副食等零售业态外,还添加了“阳光乐园”、“社区集市”、“小饭桌”、“现煮餐吧”、“网络订单自提点”、“出租型厨房包间”、“走廊书吧”等新型业态。
“阳光乐园”主要供小孩结群玩耍、买菜顾客停留小坐,“社区集市”是提供给社区居民的二手货品等交易区域,“小饭桌”提供餐饮服务,“自提点”方便网络订单自提,“出租厨房包间”,供年轻人聚餐租用,“走廊书吧”充分利用过道空间提供休憩场所。
二层改造设计:集聚各类社区服务
菜场二层原以低档商铺为主,改造后充分利用二层公共空间,为各年龄层的社区居民和菜场从业人士提供人性化服务。
“高架菜园”可充分利用废弃高架,种植有机观光蔬菜,“少儿培训托管”为社区子女和菜场子女提供学习便利,“阳光中庭”利用一层售菜区部分空间上空楼板拆除实现有效采光。
“胶囊午休间”供凌晨忙碌的经营户休息,“社区小舞台”供老年人戏曲自演、少儿才艺展示,“家政街”供修补、干洗、理发等服务,“社区医疗”满足社区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细岗菜场改造设计 理念剖析
整个菜场的设计理念,以打造多元化的新业态和人性化服务为宗旨。菜场首层提供从食材到餐桌的便捷新型餐饮模式,形成“生鲜零售+餐饮”业态集聚;
二层提供全年龄段人群的社区服务,包括少儿托管、课辅,老年人的文娱、医疗卫生等等,充分整合社区公共服务,形成人流聚集效应。
下面由小编来整理该菜场改造设计作品中的相关设计亮点,供有需要的亲参考。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一:穿越书吧
充分利用双层的楼梯空间,设计一条具有竖向交通、可停留休息和透明可视化的“穿越书吧”。无论老少,皆可在“穿越书吧”小憩,这是该菜场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体现之一。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二:网络买菜自提点
首层东南侧设置网络提菜点。年轻人可通过网上买菜,在菜场自提点提菜,通过扫二维码打开智能取菜柜即可。这样可以有效节省在菜场回旋买菜所耗费的时间。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三:现煮餐吧
“现煮餐吧”定位为家味食堂,网上预约,现场购菜加工,不仅拥有新鲜、轻松的家的味道,又省却自己清洗、烹煮的劳作和时间。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四:整合少儿需求
孩子们放学后或在“社区小饭桌”就餐,或在“穿越书吧”玩耍,或在“花园滑梯”嬉戏,市场二楼提供学龄儿童托管、作业辅导和全年龄段的艺术课程。
对于社区居民的孩子和菜场从业人员的子女来说,菜场可以提供一个安全、便捷、放心的托管空间。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五:胶囊旅馆
菜商每日凌晨2、3点起床进货,晚上7、8点收摊,超15小时的工作时间,非常辛苦。所以在该农贸市场设计中增加了“社区小饭桌”和“胶囊旅馆”。
“社区小饭桌”,供来往的社区居民和顾客使用,也为菜商提供饭菜加热和用餐空间。下午顾客少时菜商可在二层“胶囊旅馆”午休小憩,收取少量租金。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六:可租式餐厨包间
“可租式餐厨包间——大排档式”,满足16-20位的多人聚餐需求,服务城市蜗居务工青年、临近大学校园学生、小型公司团体的互动自煮。
“可租式餐厨包间——围桌中式”,满足10-12位的家庭聚餐需求,服务周边老旧社区居民的家庭聚会、老友同事聚餐,相较于餐馆更为实惠而亲切,相较于家庭又更为轻松而宽敞。
菜市场改造设计亮点七:鱼池与果蔬货架设计
“水族鱼池”采用透明、多层次鱼缸拼合设计,总高2米1,有效增加水产储存空间,优化菜场环境,形成水族乐园般的宜人视觉感。
“果蔬竹林”提供水果、蔬菜售卖,以简易竹架进行模数化拼接,形成可调的高度和自由的组合;菜品运输箱兼作售卖和存储,展储一体,优化空间环境。
结 语
传统菜场作为食材买卖场所,难免形态单一,散发着陈腐气,与新一代年轻群体格格不入,重建菜场与年轻主力群体的关系,是菜场新生的关键。
通过这位年轻女设计师的毕设作品,我们可以展望菜场未来的样子,也为菜市场改造设计提供一些可落地的思路。